Search

汶川大地震十週年反思 2018-5-12《熊出沒注意》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汶川大地震十週年】

今天是5月12日,汶川大地震不知不覺已經十週年。

我還記得當年今日,我剛好就在北京的中海油大廈洽談生意,那突然的搖晃讓我感到心驚膽顫,大樓馬上發出警報,全部人員都從大廈沿著樓梯走到馬路上,那時整條街都是從辦公大樓走下來避難的人。我後來才知道汶川發生了級別很高的大地震,遠在千里之外的北京都感受到強烈的震感,汶川當地死傷之慘重、房屋倒塌之慘烈就可想而知。

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,全國各地同胞,不同階層的人都自發的伸出援手,包括我們香港的同胞,也是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體現了守望相助、團結一心的精神。

但是汶川大地震也反映了一些問題,就是當地不少的學校在建築的時候,完全罔顧以後的安全,採用了豆腐渣的用料,形成了所謂的豆腐渣工程,很多年青的學子,就在這場地震中失去了生命。

調查這些豆腐渣工程的一位正義的作家譚作人,他到處搜集相關的資料,去追究責任的時候,竟然變成犯罪份子,被逮捕坐牢,讓我們對於什麼是忠、什麼是奸、何謂正義、何謂邪惡,完全覺得是「人妖顛倒是非淆」。

另外,香港的同胞曾經巨額的支援災區的人民。但是我們捐資興建的學校,竟然投入使用一年多,就因為所謂的地產開發,就把我們捐資的學校拆掉,把我們對同胞的心意輕易的糟蹋了。這也是讓香港人心灰意冷的原因,以致在後來的雲南玉樹地震,香港人捐款的熱情急遽下降。

汶川大地震已經十週年,除了悼念死難的同胞之外,內地當局亦應牢記地震帶來的教訓,天災不能避免,但人禍可以避免。

#汶川大地震 #十週年


Tags:

About author
劉夢熊博士,(Lew Mon-hung,1948年12月11日 - ),生於廣東台山,榮休全國政協委員、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,曾任百家戰略智庫主席、佳訊控股董事局主席兼執行董事及東方明珠創業董事局副主席、國際資源集團主席、世界最大華資投資銀行及證券行「京華山一國際(香港)有限公司」首席顧問、《鏡報》文化企業有限公司董事,又撰寫《文匯報》「指點江山」、《東方日報》「指點江山」專欄。
View all posts